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13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28 11:25 信息来源:怀化市教育局
怀教案复字〔2023〕9号A类
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130号提案的答复
彭赵雄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怀化市中小学生安全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宝贵建议,自接收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提案回复相关工作。为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一是推进安全课程建设。依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在义务教育3—6年级开设《生命与安全》课程,落实9年义务教育规定课时要求,做到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二是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各地各校坚持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通过国旗下讲话、专题讲座、班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志愿服务等,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校车安全,以及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和心理健康等经常性安全教育。三是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开学安全第一课”、“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5·25”心理健康节、“11· 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点,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四是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修订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应急演练。
二、丰富安全宣教方式。一是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各地各校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致家长一封信等,常态化对广大师生和家长进行防溺水、交通、消防等安全宣讲和安全提醒。二是切实推进家校共育。通过家长会、家校群、大家访,督促提醒家长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管。将“家长夜校”纳入市委、市政府教育重点工作内容,目前“家长夜校”已实现全市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全覆盖,市直教育系统举办了11期“家长夜校”主题活动,线上线下800万余人次参与培训,“家长夜校”工作经验获《中国教育报》周刊头条推介,入选湖南省基础教育典型案例。三是不断深化法制教育。全市聘请法治副校长603名,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入校开展法治教育,通过《法律读本》《道德与法治》课及其他各学科教育内容,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知法学法懂法。
三、强化安全实践培训。目前市本级已建设有怀化市地震台暨地震科普园、怀化市气象科普基地、怀化市禁毒教育科普馆、湖南医药学院青少年健康教育科普基地等4个综合中小学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各设区市已建设一批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禁毒科普、防震减灾、防溺水等为主题的综合性中小学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或特色专题校内体验场所(其中消防安全教育基地6个、交通安全教育基地10个、防震减灾教育基地3个、禁毒教育基地11个、防溺水教育基地2个),并面向全市师生开放,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和自救自护的实战能力。
四、保障安全教育经费。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持重点,长期以来我市已将教育工作经费(包含安全教育经费)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并确保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和水平只增不减,统筹教育公用经费,优先保障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以校园安防建设“4 个100%”为重点,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安全风险防控和平安校园智慧化建设水平。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中小学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切实加强中小学安全实践教育。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基地作用。经常性组织全市师生到各类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实操训练,通过图文展示、仿真实物陈列、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不断提高安全素养和安全技能。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小型安全教育实践场所。充分利用学校廊道、活动中心等合适场所,通过“VR”显示、设置安全教育展板、搭建模拟场景等方式打造小型校园安全教育体验基地,将安全实践教学活动与学校内的科学课程、自然课程进行衔接,让学生在校内活动的过程中随时学习安全知识。三是探索建立全能综合性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引进社会资源建设综合性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或将现有的社会实践基地扩展增加相关安全教育功能和课程板块,多渠道推进全能综合性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由财政投入立项新建一个综合性的安全教育实践基地,以满足全市广大学生一站式体验各类安全教育实践需求。
联系部门:校安中心
联系人:舒采文
联系电话:13517452520
怀化市教育局
2024年5月16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2份),市政协提案委员会(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