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怀化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00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28 11:26 信息来源:怀化市教育局
怀教案复字〔2023〕10号A类
对怀化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008号提案的答 复
杨志英委员:
您提出的“在怀高校加强产业适配性人才培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所做的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市适配性人才培育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市教育局组织职成、人事、高校办等相关科室赴高新区就高校产业适配性人才培育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调研情况进行了3次分析调度,配合市人社局草拟了《怀化市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研究了进一步抓好落实的措施。
二、当前呈现的态势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追赶上升势头的持续保持,经实地调研和市人社部门统计数据分析,春节前后我市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较为旺盛,需求总数达到了3900余人,同比增长80%。特别是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和会同县箱包企业用工需求大增,需求总量超过1700人,约占全市企业用工需求总量的43.6%。通过分析还发现,我市企业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普工和技能人才层次(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和箱包皮具产业链)。用工量较大的企业主要有电子、服装纺织、食品加工和工业产品生产等企业。同时,我们也发现,高科技公司和经济效益较好企业用工需求较少,优质企业所需人才学历基本上以本科生为主,专科生和中职生需求量少。
三、进一步抓好落实的具体措施
一是优化专业和学科布局,切实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对接怀化“5+10”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相关院校办好一批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建设一批特色专业,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围绕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五省边区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建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国际商务专业群,并组建商贸物流专业集群;围绕湖南打造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机械、新能源及其装备4个方向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并组建先进制造业专业集群;围绕打造五省边区医药大健康产业基地和建设怀化旅游金三角,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并组建现代服务专业集群。
二是打造区域职教高地,推进鹤中一体化、港产城融合发展。按照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总体思路,以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怀化高新区为基础,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在怀高校、园区头部企业和中职学校组建怀化国际陆港及高新区产教联合体,推动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组建怀化市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市直相关部门、各高校、中高职院校、优质企业等组建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营,承担市本级园区企业、高素质农民和有职业技能培训任务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园区企业年培训比例不少于企业职工总人数30%,职工培训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承担有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各市直单位50%以上的培训任务。依托怀化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怀化市示范性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三是优化办学条件,加快构建怀化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落实每个县市区至少办好1所公办达标中职学校,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协调发展,全市所有职业院校在2025年完成达标建设任务。推动怀化科教新城基本成势,形成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各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为骨干的现代职教体系。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扩大高职院校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规模。积极开展“引企入教”,立足服务全市各地工业园区建设,畅通“入职即入学”等继续深造的路径,多渠道搭建学生就业平台,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四是拟于5月份召开高校座谈会和校企对接活动。围绕着力解决在怀高校为本土产业培育适配性人才作用发挥不够问题,通过座谈和校企对接,集思广益,拓展路径,加强衔接,共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保障供需相适,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服务全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怀化市教育局
2024年4月29日
联系部门:怀化市教育局职成科
联 系 人:张昌鹏
联系方式:13787518000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2份),市政协提案委员会(3份)。